为促进中国高校历史学专业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全国优秀大学生对聊城大学的了解和认识,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将举办2020年“孟真”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欢迎有意来我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的同学和有志于历史研究的优秀大学生积极报名。
一、活动名称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线上)。
二、活动时间及录取名额
1.时间:8月8日至9日
2.录取名额:50人左右
三、活动形式安排
1.各项活动均在线上举办,以腾讯会议为主;
2.届时将邀请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毕业的知名校友、学术专家,举办学术讲座、沙龙、研讨交流等活动。
四、报名要求
1.在读历史学及相关专业三年级本科生(2021届应届毕业生),非历史学专业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文史哲基础或者辅修过相关课程;
2.学习成绩优秀,原则上要求已取得学分平均绩点不低于3.0;
3.有志于进一步从事历史学的专业学习,有较强的的科研能力,有志于太平洋岛国、北冰洋、运河学等研究领域和方向的学子优先;
4.外语水平良好,达到全国英语四级及以上水平;
5.遵纪守法,严守学术道德规范。
五、申请和录取程序
1.申请人在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官网主页下载并填写《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20年“孟真”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于2020年7月30日前将个人申请表和相关材料电子版发送至1220638774@qq.com。文件名为“2020年夏令营+姓名+本科就读学校”,邮件名称须与文件名一致。(申请表链接 ../docs/20200710180549234289.doc)
联系人:王甜甜;王雪莹
联系电话:17862518472;17863527069
2.审核和录取工作由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指导委员会负责。录取工作将于2020年8月1日前结束。录取名单将在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官网上公布并直接通知本人(材料中请预留电子邮箱、手机或其他电话联系方式),未被录取的同学不再另行通知。
六、需要提交的报名材料1.《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20年“孟真”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
2.申请人独立完成的学术论文1篇(未发表或已发表均可);
3.学信网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4.其他证明材料(包括学分绩点的证明材料、各类奖励证书、各类英语成绩单、各类资格证书等的复印件或扫描件),做成pdf文档发送至报名邮箱。
七、日程安排
注:1.本日程为暂定计划,具体日程以实际安排为准;
2.夏令营线上活动期间,参与人员须遵守相关管理规定。被录取后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放弃;如遇不可抗因素不能参加者,请第一时间与我院沟通。无特殊情况,须全程参加线上活动;
3.本活动由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研究生招生小组负责解释,未尽事宜以学校相关规定为准。
专家简介
刘昌明,1986-1990年就读于聊城师范学院历史系(现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法学博士,现为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兼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国际政治和国际共运学会副会长、秘书长等。研究方向包括东亚安全与区域合作、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美国政治与外交、中国外交政策与实践等。在CSSCI、SSCI等中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及荣誉称号10余项。
题目:《疫情后的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樊如森,山东郓城人,出生于陕西黄龙,1986-1990年就读于聊城师范学院历史系(现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历史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聊城大学兼职教授,《运河学研究》编委。曾担任日本学习院大学文学部和关西大学文化交涉学教育研究中心、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国信息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历史经济地理、中国城市史、东亚海洋经济史、中外经贸关系史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已发表学术著作6部,其中个人独著《华北与蒙古高原近代经济地理》(吴松弟主编、戴鞍钢副主编),集体荣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论文奖一等奖(2020),“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科学术奖著作类一等奖(2018),“第十五届上海图书奖”一等奖(2018)。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11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题目:《中国西北茶叶市场的近代发育与整合》
谭树林,山东费县人,1986-1989年就读于聊城师范学院历史系(现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1992年在哈尔滨师范大学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1999年在浙江大学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2003年从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并留校任教,2005年晋升为教授;现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外关系史、外交学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马礼逊与中西文化交流》、《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英国东印度公司与澳门》、《美国传教士伯驾在华活动研究(1834-1857)》,译作《澳门基督教坟场》等。
题目:《英美来华传教士卷入东亚外交之考察——以十九世纪中叶前为中心》
蔺秀云,1996-2000年就读于聊城师范学院历史系(现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深家庭治疗师,注册督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婚姻家庭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咨询师委员会常委等;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大学伯克利分校、杨百翰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合作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8项,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30多篇。作为第一作者出版8部著作或译著,包括《依恋与情绪聚焦治疗》、《家庭治疗巧》、《亲爱的我们可以不吵架》、《错综复杂的母女关系》等。
题目:《原生家庭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李海峰,山东费县人,1996-2000年就读于聊城师范学院历史系(现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现任华东师范大学 “紫江青年学者”,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亚述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2项;出版著作4部,其中《古巴比伦时期不动产经济活动研究》入选2010年度首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第二届“日知世界史奖”青年奖;在《世界历史》、《世界宗教研究》和“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世界史》等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
题目:《古代两河流域的神话和史诗》
注:1.本日程为暂定计划,具体日程以实际安排为准;
2.夏令营线上活动期间,参与人员须遵守相关管理规定。被录取后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放弃;如遇不可抗因素不能参加者,请第一时间与我院沟通。无特殊情况,须全程参加线上活动;
3.本活动由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研究生招生小组负责解释,未尽事宜以学校相关规定为准。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前身为历史系,始建于1984年,是聊城大学设立较早的院系之一,2002年升格为历史文化学院,2013年5月更名为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学院始终秉承“笃史博文,励志敦行”的院训,始终致力于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目前学院设有历史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旅游管理(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名校工程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和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教育部特设新型跨学科专业)3个本科专业。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自200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具有丰富的教学、培养、管理经验。现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世界史、中国史,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学科教学(历史)。学院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注重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相结合,强调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全面发展。自招收研究生以来,多人在全国高等院校历史专业硕士教学技能比赛、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等方面获奖,13人获评山东省优秀毕业生,18人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与研究机构博士生。学院历届毕业研究生一次就业率达 90%以上 ,已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分别考取博士、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中学教师,少部分学生选择出国深造,目前均已逐渐成长为各工作岗位上的骨干。
学院坚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己任,并结合专业特色,逐渐成立并且发展了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运河学研究院和北冰洋研究中心三大研究中心。
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
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9月,是国内第一个独立建制的太平洋岛国研究机构。现为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山东省首批重点新型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山东省外事发展与研究智库。中心下设历史文化与社会形态研究所、政情政制与对外关系研究所、经贸旅游研究所以及14个国别研究室和1个编译室,另设有资料室、主题展室等。
目前,已建成国内最齐全的太平洋岛国研究资料中心,建立了国内首个以“太平洋岛国研究”为主题的学术网站和智库平台数据库(www.rcpic.cn)。同时,中心已撰著出版新版《列国志》太平洋岛国诸卷14种、《一带一路列国志》《一带一路名城志》(全五卷),承担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全部太平洋岛国词条的编撰并编辑出版了《太平洋岛国研究通讯》和《太平洋岛国研究》(学术集刊),获批省部级以上课题近30项,中心致力于通过严谨扎实的学术研究,增进中国与太平洋岛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聊城大学运河研究院
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成立于2012年6月,其前身是聊城大学运河文化研究中心,是国内首家以运河及其区域社会为研究对象的院级科研实体单位,拥有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研究基地“运河文化研究基地”、山东高校“十二五”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运河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山东省地方史志系统运河文化研究基地”,“运河文化学”获评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下设“运河史”“运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运河文化”三个研究中心和一个编辑部(负责编辑《中国大运河蓝皮书》和《运河学研究》集刊)。
2020年6月10日,岳镇海渎文化研究中心成立,该中心挂靠在运河学研究院,定位为学校科研创新平台,是全国第一个系统开展岳镇海渎文化研究的学术科研机构。
聊城大学北冰洋研究中心
北冰洋研究中心于2017年9月开始筹建,2018年3月正式成立,是我国第一家以北冰洋社会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机构。目前有来自爱尔兰、德国、俄罗斯、意大利等国的专家加盟,组建高层次研究团队,形成了一个国际性的学术平台,研究方向以北极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原住民文化为重点。中心与美国阿拉斯加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史密斯协会北冰洋中心等多家国际知名北冰洋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并代表聊城大学成为北极大学联盟成员,多次参加国际学术活动,在国际北极社会科学领域中影响力日增。中心全体研究人员将通过科研、教学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各项活动为中国和世界打造一个国际性的北冰洋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为国内外学者、学生提供一个独特的研究、学习空间。该平台目前与美国阿拉斯加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
另外,学院还设有东夷文化研究中心、乡村社会转型与治理研究中心等学术平台,在儒家思想、近代中外关系和文化交流、华北乡村社会治理等研究领域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鲁ICP备19065062号-8 | Powered By Z-BlogPHP 1.7.3